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plurk
2011年1月22日 星期六
晶片上的地震-表面超音波跟哮喘! Earthquake on a wafer could boost asthma relief
超音波除了洗眼鏡之外還有很多不同的用途, 像是超音波刀或是超音波加濕機. 傳統的超音波是利用施加電壓在壓電晶體兩端跟利用共振結構來放出超音波. 除了這類的以外, 現在也有一些研究是利用表面指叉電極(IDT, InterDigital Transducer) 跟壓電晶體產生表片超音波. 把指叉電極做在壓電晶片上, 當施加電壓時, 就會壓縮晶體表面然後產生表面超音波. 當表面超音波產生以後, 會霧化在上面的液體, 使之產生微米等級的霧狀水珠. 如果用在吸入劑的使用上, 因為微小的水珠比較容易深入氣管分支到達肺泡, 所以可以幫助藥物有效而快速的吸收. 傳統的超音波當然也做得到, 不過可能體積上會大一些. 表面超音波因為可以做的很小所以在一些可攜式裝置上可能有一些優勢. 這影片的例子是哮喘的患者吸入霧化後的胰島素.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plurk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plurk
標籤:
生物晶片,
試驗與分析儀器
Related Posts:
- 新一代的定序技術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ologies - 2010-05-02
- DNA 電晶體與定序! IBM DNA Transistor - 2010-05-02
- 液滴DNA晶片! DNA Lab on a Chip - 2010-05-02
- 定位細胞儀! Collection system for individual live cells - 2010-05-02
- 植入型智慧螢光粒子! Implantable blood sugar sensor - 2011-01-22
- 超高解析度CT電腦斷層掃描重建! HD CT Scanner Spots Flaws Before Heart Attacks - 2011-01-22
- 聞出來的皮膚癌 ! Skin Cancer Smell - 2011-01-22
- 珊瑚白化奧秘 台灣團隊破解了 - 2010-05-20
- 利用溫差找出黑色素瘤 Scanning for Skin Cancer - 2010-05-03
- Christopher deCharms 即時掃瞄大腦的技術 - 2010-05-02
- 自動抽核酸機! Automatic nucleic acid extractor - 2010-05-02
- 細胞的平行介電泳! Playing pong with cells - 2010-05-02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